IEC 62133(国际标准)
范围:主要针对镍镉(NiCd)、镍氢(NiMH)、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的安全要求,涵盖设计、制造、测试等环节,确保电池在正常及异常使用下的安全性。
过充/过放保护、外部短路(20℃和55℃环境)、强制放电测试。
热滥用、机械冲击、振动测试。
高倍率充电保护(针对锂体系)。
更新方向:标准持续修订以适应新技术(如高能量密度电池、固态电池)。
应用场景:欧盟CE认证的强制性要求,适用于含锂电池的消费电子产品(如手机、笔记本电脑等)。
法规依据:EN 62368-2 附录M明确规定二次电池需符合 EN 62133-2 要求。
环保要求:需满足欧盟新电池法规 (EU) 2023/1542,限制有害物质(汞、镉、铅)含量,并标注回收信息及二维码。
UL 认证体系:
电池芯:需通过 UL1642认证。
电池包/移动电源:需通过 UL 2054 认证,并结合 UL 62368-1(对应加拿大 CSA C22.2 No. 60950-1 或 No. 62368-1)。
加拿大特殊要求:锂电池安全标准为 CAN/CSA C22.2 No. 62133-2:20,基于 IEC 62133-2:2017 修改。
欧盟:强制要求 EN 62133,侧重全生命周期安全及环保。
北美:采用 UL 系列标准(非直接对应 IEC 62133),加拿大则结合 CSA 62133-2
日本:锂电池需通过圆形 PSE 认证(基于 IEC 62133 标准+本地化调整)。
认证流程:需提供符合 IEC/EN 62133 的测试报告,涵盖电气性能、机械安全、环境适应性等。
风险提示:若未满足目标市场标准(如日本 PSE 认证需整机照片及标识),可能导致产品下架。
通过上述标准,可确保电池在电气安全、机械强度、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符合全球主要市场的准入要求。